专题专栏

宿州市气象局:党建领航风帆劲 文化铸魂气象新

来源:时间:2025-08-25作者:jgdjzzr    字体大小:【     】

近年来,宿州市气象局锚定“党建强、文化兴、业务优”目标,深耕气象文化建设,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绘就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气象事业同频共振、融合发展的精彩画卷。

党建领航,擎旗定向筑牢发展根基

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构建“思想铸魂、组织强基、实践赋能”的党建工作体系。打造“领导干部上讲台”“党员小讲堂”等载体,形成党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四级联学”机制。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建立“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与应急、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共建活动70余次,以党组织联学联建联创为纽带,促进业务主动互动联动。将支部建在气象服务链上,组建3支党员突击队、设立14个党员先锋岗,创建“1+N”党建品牌矩阵,荣获全省第二届“一支部一品牌”百优案例、“宿州市直机关党建品牌”、“宿州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表彰。

文化铸魂,凝心聚力厚植精神沃土

充分发挥文化凝心铸魂作用,构建“五个一”宿州气象文化品牌建设体系——提炼一句气象工作理念,唱响一首气象之歌,编写一本气象志图书,建设一批气象科普宣传展馆,推出一批“风雨无惧气象人”短视频……以有形载体融合无形精神,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合力,多名职工荣获“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个人”“安徽省气象行业技术标兵”“宿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宿州市技术能手”等表彰。

内向聚力,外向赋能。宿州市气象局充分践行全国文明单位的责任担当,持续延伸拓展“服务圈”,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爱心帮扶、微心愿认领、文明风尚宣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4000余小时。打造“知风晓雨”气象科普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气象前沿科技进校园”“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等宣传活动,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气象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表彰,多人荣获“安徽省气象科普传播大使”、“安徽省最美气象科技工作者”“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把脉风云,智慧气象守护民生福祉

文明创建结硕果,气象事业谱新篇。宿州市气象局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切实把文明创建成效转化为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动实践。

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市建成30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3部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天地协同织密立体化监测网格。建立完善“13113”精细化递进式服务机制和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强化多部门灾害联防联动,依托“闪信”强提醒功能与靶向推送技术显著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精准性。2022年以来制作各类重要决策气象服务材料620余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1085条,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有效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获得“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成功避险案例获得国家应急管理部表扬。

扎实开展“气象+”“气象数据要素×”赋能行动,连续30年为中国砀山梨花节精准预报盛花期,发布赏花天气指南,助力百万游客“看天出行,顺时而游”赋能“梨花经济”绽放新活力。深耕智慧气象服务沃土,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体系,为防范小麦赤霉病、干热风等灾害抢得提前量。与科技、科协、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打造6家气象科技小院,建成2家“安徽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定制式、融入式服务,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筑牢气象屏障。

下一步,宿州市气象局将继续以文化为笔,将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续写服务人民、赋能发展的新篇章。


【关闭】【打印】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