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16字金句成为医者职业精神的写照和不可推卸的使命担当。 刘丽,宿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第一届“宿州名医”、安徽省危重症医学会委员。在这个危急的时刻,临危受命,被宿州市委和市卫健委任命为“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她第一时间奔赴灵璧、泗县等多家医院指导救治,科普防护宣教,一定做到及时发现,尽早隔离,规范治疗。她还不定期会诊指导,确保患者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刘丽肩负着整个宿州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救治工作,还担负着隔离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并对疑似、确诊及危重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指导意见,每天早上7:30左右穿上隔离衣走进病区,现场查房,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面对面的与他们沟通,指导做康复锻炼,消除患者心理疑虑,树立信心。叮嘱医护人员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充沛的精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 我们常说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场疫情之战,医务工作者以大爱为怀、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用临危不惧的最美逆行和众志成城的火线出击,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伟大的职业精神。医护工作者们“穿上厚厚防护服后,做任何一项操作,都要付出比平时多十倍以上的力气。防护服不透气,不到1小时,已经汗流浃背。体力消耗很大,原则上应该多喝水补充,但在隔离区的医护人员根本不能喝水。戴上口罩、护目镜,说话很难,更别说吃饭、上厕所了。”刘丽说:“我学医、行医、传医、研医至今已有三十多个春秋,一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始终不变。每当我跨进医院大门,这里便是我的“家”,只有专心工作,服务好每一名病人,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每个时代, 都有不同的“英雄” 此时此刻, 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 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让我们向这些铿锵玫瑰致敬! 同时也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们致敬! (采访编辑:李桂梅 摄影:赵德龙)